
不管血管在哪里堵塞,都有一个共同的“凶手”——血栓。
一般来说,血栓形成就是“血团”。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,血液在心脏或血管腔内凝结或堆积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,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血块或堆积称为血栓形成。
一旦血栓脱落,它就会沿着血液流入全身,导致缺血和坏死。常见的是脑出血,也称为缺血性脑中风。如果血栓形成流向其他部位,也会导致其他阻塞,如肠系膜动脉阻塞、下肢动脉阻塞、肺阻塞等。
热涨冷缩,冬季多发
冬季以来,由于空气干燥,昼夜温差大,血管更容易堵塞。
我们都知道“热涨冷缩”。当天气寒冷时,人体的血管也会收缩。如果脑血管本身有动脉硬化性狭窄,这种收缩会导致大脑血液供应更差。此外,在秋季和冬季,空气干燥,身体的血流速度也会减慢,这将导致血液淤滞和粘稠。
特别是在北方地区,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,过大的温差会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,从而使血压波动更大。血管壁上现有的斑点容易破裂,形成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,阻塞血管;此外,许多地区都有冬季节食和补充的习惯。吃太多的卡路里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因此,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,如脑血栓和心肌梗塞。相关数据显示,低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。寒冷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每降低10℃,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7%。
这些脑血栓的前兆,一定要小心!
脑血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隐患。轻度患者瘫痪,严重突然死亡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,80%的病例是由血管中的血栓形成引起的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51%,远远超过肿瘤导致的死亡。
脑出血高危人群,如高血压患者、高脂血症患者、心脏病患者,在立冬后应更加注意保暖,注意以下脑血栓前兆:
① 呵欠不断
患有缺血性脑溢血的患者,80%的患者在发病前5-10天会持续打呵欠。
② 血压异常
当血压突然升至200/120mmHg以上时,就是脑出血的前兆;当血压突然降至80/50mmHg以下时,也要警惕脑血栓形成。
由于此时脑血流速度较慢,甚至暂时停止,自身粘稠的血液很容易在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。
③ 突发眩晕
眩晕是脑出血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早期症状,发生在脑血管疾病之前的任何时候,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。此外,过度劳累和洗澡后也容易发生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如果高血压患者在两天内出现5次左右的眩晕,脑出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
④ 高血压病人鼻出血
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。如果高血压患者多次出现大量鼻出血,再加上眼底出血、血尿,半年内可能会出现脑血栓。
⑤ 步态异常
步履蹒跚、步履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。如果你的老年人突然改变了姿势,感到麻木和虚弱,你必须注意它,这是脑血栓的早期迹象。
⑥ 突然剧烈头痛
以下这些头痛的情况需要警惕:
·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,伴有抽动发病;
·最近有头部外伤史,伴有昏迷、嗜睡;
·头痛的特征、位置、分布等突然变化;
·由于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;
·疼痛剧烈,可以在夜间痛醒。
如果出现上述情况,要警惕可能是脑出血的前兆,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、治疗。
温馨提示
倘若您想了解更多脑血栓的表现症状_哈尔滨脑血栓病医院哪家好相关信息,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: 0451-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。